桥梁盆式支座更换施工顺序

2019-01-29 浏览次数:278

桥梁盆式支座更换施工顺序

桥梁盆式橡胶支座施工顺序如下:
1.先按现浇梁处理好支承垫石。
2.预制梁同支座接触的底平面应保证水平与平整。若有蜂窝或倾斜度应预先用水泥砂浆捣实、整平。 桥梁盆式橡胶支座的正确就位。先按现浇梁将桥梁盆式橡胶支座在墩台垫石上按设计中心位置就位。T型梁的纵轴线应同支座中心线相重合;板梁与箱梁的纵轴线应与支座中心线相平行。
3.为落梁准确,在架跨板梁或箱梁时,可在梁底划好两个支座的十字位置中心线,在梁端立面上标出两个支座位置中心线的沿直线;落梁时同墩台上的位置中心线相吻合。以后数跨可依跨梁为基准落梁。
4.梁落梁时应平稳,防止支座偏心受压或产生初始剪切变形。
在安放T梁支座时,若支座比梁肋宽,则在支座与梁底之间加设比支座略大的钢筋混凝土垫块或厚钢板作过渡,以免桥梁盆式橡胶支座局部**载、应力集中。
(hengshuizhongtuo1)抗震盆式橡胶支座包括固定支座、单向活动支座两种,与之配套使用的还有双向活动支座。抗震盆式支座规格按JT391-1999要求分为31级。支座竖向设计承载力、支座转角、支座摩擦系数及位移均按标准要求设计。仅固定支座各方向和单向活动支座非滑移方向的水平力由原支座设计承载力的10%提高至20%。
现在.国内外采取的是刚性抗震法和柔性减震法两种抗震方法,刚性抗震需增大结构(包括基础结构和抗震支座结构)尺寸,柔性减震的特点是:减震性能好而刚度较小,在较大地震波的情况下有被破坏的可能。该系列支座采取了刚、柔结合等有效抗震措施,增大了支座的耗能能力,较大的改善了支座的抗震性能,因此地震发生时可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较大限度的限制了桥梁上下部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移,减小了地震力的放大系数。非地震时等同一般盆式橡胶支座使用。
由于GPZ(KZ)系列抗震盆式橡胶支座设计有固定支座和单向活动支座,两种型式支座配合使用比仅在桥梁固定墩上设置抗震支座对提高全桥结构的抗震能力是不言而喻的。
blob


hszhongtuo.b2b168.com/m/
联系我们

在线客服: 530962837

联系人:石经理

联系电话: 18231810008